硅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突破能量密度350Wh/kg的关键材料之一,市场需求逐年上升。陕煤技术研究院研发团队已独立开发出不同比容量硅碳和不同首效硅氧等五种产品,创新性突出;尤其在精细调控纳米硅界面组成、科学优选原料组成、优化复合界面、严格管控工艺参数等关键技术方面,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评测和工艺调整,极大地解决了硅基产品体积膨胀大、循环性能差的技术难题,硅碳产品性能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跻身顶级水平。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吨级硅基负极材料中试线的搭建和调试,正积极建设千吨级生产线。与此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公司提前布局了钠电负极材料,目前已经完成了2款产品的工艺开发,正开展中试调试。
产品概述:
JHSM-SiC950: 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克容量950mAh/g,首效88%
JHSM-SiC1600: 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克容量1600mAh/g,首效88%
JHSM-SiC1800: 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克容量1800mAh/g,首效88%
JHSM-SOC1700: 氧化亚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克容量1700mAh/g,首效80%
JHSM-YSOC1400: 高首效氧化亚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克容量1400mAh/g,首效91%
产SC240: 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克容量220mAh/g,首效87%
HC280: 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克容量280mAh/g,首效90%
专利证书: